一、风险管理理论概述及作用

(一)风险理论概述

风险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是人们在活动中遭遇危险、受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性或机会,是人们对不确定性的一种主观的、个人的预见,或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结果。ISO将风险管理的定义为:旨在引导和控制企业风险的协调活动。

(二)风险管理的作用

1.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项目实施成功率;

2.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项目实施团队的容错能力;

3.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利于确定日常工作重点。

二、企业生产能力建设项目投资主要风险点识别

(一)经营风险

1.产品结构风险。产品结构越单一,对经营结果影响越大,企业整体运营风险越高。

2.原材料供应风险。原材料结构、供应商构成越单一,投资风险越高。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应着重界定为市场价格、供需关系、心理因素等。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预测不科学、市场定位不准确、对竞争对手了解不足。

(三)技术风险

1.新技术(新工艺)不成熟的风险;

2.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

3.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

(四)质量风险

1.过程控制的风险;

2.采购外协部件的质量风险;

3.不满足市场准入资质认证的风险。

(五)资金投向风险

生产能力建设项目最大的资金投向风险为销售能力可能跟不上生产能力扩大的风险。如果公司销售队伍、营销网络建设滞后于生产能力的扩大,将对资金的投资回报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六)管理风险

1.组织模式风险

在松散的组织模式下,总部对人、财、物的控制能力较低,导致管理风险加大。

2.激励和约束机制风险

尤其是对企业核心人员的激励和约束不足,导致项目实施稳定性降低风险变高。

(七)财务风险

Ross,westerfield和Jrdan认为债务筹资会增加股东的风险,使用债务筹资所产生的这部分额外风险称为公司股东的财务风险。更宽泛地讲,财务风险包括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以及由于使用财务杠杆而导致的每股收益变动。

(八)政策性风险

1.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国家对企业所投资项目的行业持鼓励还是限制态度,决定了行业的整体发展能力。

2.税收政策变动风险

国家税收政策对项目的税后利润具有极大的影响(见表1)。

三、生产能力建设项目投资的风险应对

(一)全过程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贯穿项目全过程的重要任务,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持续进行风险控制主要包括五个阶段:

1.风险管理规划:是在项目启动之前或者实施初期统观项目全局的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的思考、分析和规划。

2.风险识别:使用风险识别方法和工具对项目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形成风险识别清单。

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价和估量,其主要任务是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后果,通过风险评估,可对该风险的经济意义及风险管理的费/效分析进行评价。

4.风险应对:风险应对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控制等。

5.风险监控:风险监控包含有对风险发生的监控和对风险管理的监控,前者是监视和控制之前已识别的风险源,后者是对执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以及采用技术措施的再监控(如图1)。

(二)敏感性分析

?目实施前应加大敏感性分析,逐一识别主要敏感性因素,主要包括销售单价、销售数量、经营成本、投资成本等因素。敏感性分析可以得出项目在营运过程中风险因素发生变化后项目整体效益变动,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定基替代法是测定比较差异成因的一种定量方法,分别用预计值替代标准以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SAF=△A/A/△F/F

△A/A:评价指标的变动比率

△F/F: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

SAF>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性因素同方向变化

SAF<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性因素反方向变化

|SAF|越大,表明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性因素F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